以前,大家給電路接線都是把電線穿進管子里,施工的時候特別麻煩,又費時間又費力氣。要是哪天需要改改配電系統,那難度別提多大了,基本就是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母線槽就不一樣,調整起來輕松簡單,而且裝在建筑里不占地方,還能讓建筑看起來更整潔美觀,所以現在它成了電氣設備和電力系統里必不可少的存在。
這么實用的母線槽到底有哪些種類?咱們在實際使用中又該怎么選擇的呢?這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建筑電氣低壓配電設計中,母線槽是低壓配電干線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依據國標GB7251.6-2015《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第6部分:母線干線系統(母線槽)》對母線槽的定義如下:
母線槽(busways):為所有類型的負載配電和控制電能,適用于工業、商業和類似用途,導體系統形成的封閉成套設備。該導體系統由管道、槽或相似外殼中絕緣材料間隔和支撐的母線構成。

■空氣型母線槽:母線間靠空氣絕緣,再用金屬殼體把母線連同母線的絕緣體全部保護成一體而形成的母線槽。空氣型母線槽由于依靠空氣對流來散熱,所以散熱效果較差,因此適合小規格電流供電使用。
■密集型母線槽:用固體絕緣材料把每根母線包裹后緊密合成一體,再用金屬外殼保護而形成的母線槽。由于密集型母線槽靠傳導散熱,散熱效果與空氣絕緣母線槽相比就大大提高了,因此適合大規格電流供電使用。母線槽按不同場所的使用用途分類主要分為三大類:普通母線槽、阻燃母線槽和耐火母線槽。
■普通母線槽:普通負荷配電采用的不阻燃、不耐火的母線槽。在短路時發生著火后會一直燃燒到其他連接的母線,容易引起火災事故。

■耐火母線槽:在火焰條件下,規定時間內能保持電路完整性的母線槽。耐火母線槽的絕緣材料常規為不燃材料,也有采用阻燃材料。但是需要按國標JB/T10327-2011《耐火母線干線系統(耐火母線槽)》進行型式試驗,以驗證其防火、耐火性能等電氣性能,保障其在火災環境下能在規定時間內正常供電。
耐火母線槽按絕緣結構分類又可以分為:空氣絕緣耐火母線槽和密集絕緣耐火母線槽。
空氣絕緣耐火母線槽:靠空氣介質絕緣并具有耐火性能的母線槽。
密集絕緣耐火母線槽:采用耐熱性能的絕緣材料絕緣并緊密排列放置并具有耐火性能的母線槽。

(1)高層建筑的垂直輸配電應選用緊密型母線槽,可防止煙囪效應。
(2)大容量母線槽可選用散熱好的緊密型母線槽。
(3)母線槽接口相對較容易受潮,選用母線槽應注意其防護等級。一般室內正常環境可選用防護等級為IP40的母線槽,消防噴淋區域應選用防護等級為IP54或IP66的母線槽。
(4)母線槽不能直接和有顯著搖動和沖擊振動的設備連接,應采用軟接頭加以連接。

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系統,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濕氣之特性加以分級。IP防護等級是由兩個數字所組成,第1個數字表示電器防塵、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級(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觸到電器之內帶電部分,以免觸電),第2個數字表示電器防濕氣、防水浸入的密閉程度,數字越大表示其防護等級越高。

